缺盆穴按压痛|缺盆穴

发布时间:2020-04-04 点击:

缺盆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缺盆穴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缺盆穴位于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缺盆穴位位置图

缺盆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正坐仰靠位,当锁骨上窝之中点,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凹陷中取穴。

坐位。仰头,乳中线直上可触及一长骨(锁骨),此骨上方有一凹陷(锁骨上窝),凹陷中点,按之酸胀处即为此穴。

穴位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缺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气管前筋膜、臂丛。上方有颈横动脉。分布着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皮肤由颈丛锁骨上中间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颈外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支配的颈阔肌。该处由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肩胛舌骨肌和锁骨之间形成锁骨上窝。窝底的浅层有颈外浅静脉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深层有臂丛,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顶和肺尖。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锁骨与斜方肌之间→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下肌之间→臂丛。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和颈外静脉分布;深层有臂神经丛和锁骨下动脉经过,并有面神经颈支分布;再深层有胸膜顶或锁骨下静脉。

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通过。

缺盆穴的作用

缺盆穴意义: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溃缺流散并输布人体各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本穴分流胸之各部。

按摩缺盆穴的作用

功效作用

向胸部提供胃经的水湿精微。

缺盆穴有宽胸利膈,止咳平喘,清咽利膈、散结止痛的作用。

盆之为物而不藏,水火燥湿无所不可,如胃、三焦、大小肠、胆之经络内外循行,多由此出入,即犹贮而不藏也。惟刺则三分,灸则三壮,以其内近肺脏,不宜太过,非如溪谷渊泉之可深入也。因以本穴用宜浅取,使术者心存盆盂之念,先发戒慎之思也。能治喘满胸热,但后人守针刺不宜太深之戒,多不取此。

主治病症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缺盆穴主要用于治疗胸肺、上肢疾等疾患:如咳嗽、唾血、喘息、缺盆中痛、胸闷、瘰疬、瘿气、咽喉肿痛、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等。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

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胸中热,胸满;上肢麻痹或挛急;缺盆中痛,瘰疬,颈肿,咽喉肿痛。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其它: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

配伍应用

缺盆穴配膻中穴、巨阙穴,有宣肺止咳的作用,治咳嗽。

缺盆穴配天突穴、中府穴,治缺盆中痛。

缺盆穴配水突穴、气舍穴,治咽肿。

缺盆穴配肺俞穴治咳嗽。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意:经言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此即指缺盆的缺散功能。如果缺盆肿胀满痛,胃经气血不能经此穴顺利传输,则承泣穴外输的经脉气血就会因本穴的闭塞而上积于头颈部使人致死,但缺盆外溃后则不会造成经脉气血阻塞于头,故言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

针刺方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可向上臂放散。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向上臂放散。

注意:不可深刺,以免发生气胸。《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缺盆穴解析

缺盆为经穴名(Quēpén ST1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尺盖。属足阳明胃经。缺即亏缺,盆是器皿名称,该穴在锁骨上窝,形如破缺之盆,故名缺盆。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

缺盆的别名

天盖《针灸甲乙经》,尺盖。

缺盆。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溃缺破散并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名。

天盖、尺盖。天,指穴内物质为气。尺,小也。盖,封盖、护盖也。天盖、尺盖名意旨在强调本穴的天部层次存在气态物,对本穴的地部经水起着护盖作用,不使地部经水气化散失。

尺,在此意为穴内的天部之气范围较小,仅局限于本穴的天部范围。

附注:《图翼》:孕妇禁针。

缺盆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缺盆穴名解

缺即亏缺,盆是器皿名称,该穴在锁骨上窝,形如破缺之盆,故名缺盆。

缺,亏缺、缺损之义。《说文》:“盆,盎也。”《急就篇》“盎,大腹而敛口:盆,敛底而宽上。”缺盆即指颈下巨骨(亦名“上横骨”,即今之所谓“锁骨”)上凹陷处,以其形缺陷如盆,故名缺盆(今名“锁骨上窝”)。《金针梅花诗钞》缺盆条:“肩下有窝如盆缺,横骨中央缺盆穴。”穴当锁骨上窝,是处形如破盆状。《新正考》有:“缺盆象其骨间皮肉,凹下如盆。”穴当其中,因名缺盆。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泻胸中之热。

《黄帝内经素问》: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热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针灸甲乙经》: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主之。寒热沥适,胸中满,有大气,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肩引项不举,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缺盆主之。腰痛不可俯仰,先取缺盆,后取尾骶,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刺太深,令人逆息。

《针灸大成》:主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溃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缺盆穴按压痛|缺盆穴

http://m.aromaearth.com.cn/news/13804.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