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溪穴_天溪穴

发布时间:2020-04-04 点击:

天溪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天溪穴在胸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天溪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6寸处;或于乳头旁开2寸取穴。

天溪穴位位置图

天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食窦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平第四肋间隙中取穴。

仰卧位,乳中旁开2寸,当第4肋间隙处取穴。横平内侧的乳中、神封、膻中,四穴略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4肋间隙弧度相应。

解剖位置

在第四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天溪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四肋间结构、胸内筋膜。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肤由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胸腹壁浅静脉。在胸大肌和前锯肌之间有胸外侧动、静脉及胸长神经。第四肋间结构包括肋间内、外肌及其之间的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在肋角处,肋间动脉进入上二肌之间,并分为上、下支。上支行于肋间静脉和肋间神经之间,三者上为静脉,中为动脉,下为神经并行于肋沟内,下支则行于下位肋骨的上缘。肋间隙的深面为胸内筋膜,与胸膜腔和肺相对应,因此行针不宜太深。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胸长神经、胸前神经和胸外侧动脉分支分布。

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通过。

天溪穴的功效

天溪穴意义:脾经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行胸部。

按摩天溪穴的功效

功效作用

天溪穴有生发脾气,宽胸理气,止咳通乳,宽胸通乳的作用。

天溪穴治胸中满痛、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痈疖诸实证,多用泻法,取意犹溪水顺流而出也。

天溪穴配以足少阳之足临泣治乳少多效,取天地气交而降雨露之意也,有疏肝理气之功。

主治疾病

天溪穴主治胸痛,胸中满痛,胸胁胀痛,胸膜炎,咳嗽,咳逆上气,咳嗽,气喘,哮喘,呃逆,喉鸣有声,支气管炎,肺炎,肋间神经痛,乳痈,乳汁少,乳肿痈溃,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少乳,乳少等。

天溪穴主治胸痛、咳嗽、乳痈、乳汁少。

天溪穴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胸中满痛、咳逆上气、乳肿痈溃、呃逆、喉鸣有声等。

现代又多用天溪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肋间神经痛、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等。

天溪穴主治咳嗽气逆,胸胁满痛,少乳,乳痈,呃逆等。

天溪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乳痈,乳少。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

其它:乳汁分泌不足,肋间神经痛。

按摩天溪穴丰胸

按压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发达,胸部变得更丰盈。天溪穴也是进行丰胸按摩最重要的穴位。

穴位配伍

天溪穴配膻中穴治胸肋疼痛。

天溪穴配内关穴、膻中穴,治胸中满痛。

天溪穴配侠溪穴、肩井穴、尺泽穴,治乳肿痈溃。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

一般斜刺0.3~0.5寸,内为肺脏,禁深刺。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

注意:内有肺脏,切勿深刺,以防气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天溪穴解析

天溪为经穴名(Tiānxī SP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天即天空,此指人体上部,溪即沟溪,穴居胁间,如沟溪,故名天溪。主治胸痛,胸中满痛,胸胁胀痛,胸膜炎,咳嗽,咳逆上气,咳嗽,气喘,哮喘,呃逆,喉鸣有声,支气管炎,肺炎,肋间神经痛,乳痈,乳汁少,乳肿痈溃,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少乳,乳少等。

天,天部。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循脾经上行。本穴物质为食窦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行至本穴的过程中不断吸热,吸热后循脾经进一步上走胸之上部,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天溪,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天溪穴名解

天即天空,此指人体上部,溪即沟溪,穴居胁间,如沟溪,故名天溪。

天,巅也,有至高在上之义。溪,山间流水曰溪。胸腔为人身轻清之界,其象比天。本穴平于乳房外侧陷处,主治妇人乳少、乳痈诸疾,乳汁涌出,犹如天然的溪流,因名天溪。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天溪、侠溪主乳肿痈溃。

《外台秘要》:天溪灸五壮,主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气,喉鸣有声。

《针灸大成》:主胸中满痛,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痈。

天溪穴_天溪穴

http://m.aromaearth.com.cn/news/13799.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